关于做好校园秋冬季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5-10-31编发部门:医院管理处稿件提供:齐齐哈尔医学院浏览:10设置

各单位、部门、师生员工:

近日,我省部分地市个别中小学校相继出现流感病例。根据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和黑龙江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秋冬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提示》,现就做好秋冬季流感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秋冬季流感及其特点

流感(流行性感冒)并非普通的感冒,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秋冬季高发,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病毒易扩散: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触摸口鼻而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段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场所(如教室、宿舍、办公室等),极易形成聚集性疫情。

2.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高发时段:在我国,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峰值通常出现在冬季(12月-2月)。

3. 起病急,症状典型且更严重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起病更突然,全身症状更显著。多为高热(38-39°C,甚至可达40°C),持续3-4天,头痛、畏寒、全身肌肉酸痛、显著乏力,病程较长,通常为1-2周。易引发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严重并发症。

4.病毒易变异,可能反复感染

这是需要每年接种最新版流感疫苗来预防的主要原因。

二、强化校园环境管理

1.加强通风消毒:每日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进行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通风。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2.减少聚集: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参加大型室内聚会活动。

3.监测预警,快速响应

加强传染病监测,一旦发现聚集性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隔离、消毒及医疗处置;师生出现流感样症状(尤其是高热、全身酸痛),需及时就医并向辅导员或部门负责人报备,不带病上课、工作。

三、针对师生的个人防护措施

1.践行“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勤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触摸口鼻眼前。

科学佩戴口罩:在教室、图书馆、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遵守呼吸道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适量运动,避免熬夜。

3.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尤其是高热、全身酸痛),应及早就医、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学/上班。

四、责任落实与协作

预防秋冬季流感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责任。请各单位、部门切实履行防控职责,形成“人人参与、联防联控”的良好氛围。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校园健康!

医院管理处    

2025年10月31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