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点击

实践归来话收获!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交流会

时间:2025-10-17编发部门:宣传统战部稿件提供:团委浏览:16设置

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凝练实践经验,树立青年榜样,引导齐医学子在基层沃土中锚定时代使命,10月15日,齐齐哈尔医学院“实践归来话收获”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交流大会如期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迟沫涵,校院两级共青团工作负责人、“三下乡”实践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溯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奋斗足迹,见证青春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的鲜活动能。

青春分享:细数实践路上的成长与担当

大会伊始,来自8个二级学院的优秀实践团队依次登台,以案例为基、以感悟为魂,分享基层服务的点滴历程,生动诠释齐医学子“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精神底色。

基础医学院“医声小喇叭”团队:用“医学科普+基层宣讲”的模式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学生负责人由佳婧回忆,团队走进乡村集市、社区广场,把晦涩的常见病预防知识、急救技巧转化为通俗语言,编印成接地气的“健康指南”,让科学健康的声音传遍田间地头。

精神卫生学院“乡约前进道路,助力北大荒发展”团队:聚焦农村居民心理健康需求。王旭同学介绍,团队深入北大荒腹地开展调研,通过一对一心理疏导、情绪管理专题课堂,为面临生产压力、生活困惑的群众缓解焦虑,用专业服务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公共卫生学院“青春志愿行:返乡服务成长记”团队:以“反哺桑梓”为初心。葛飞同学分享,团队成员回到家乡社区、乡镇卫生院,主动参与健康知识宣传、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在守护故土的过程中锤炼本领,让青春在服务家乡中绽放光彩。

医学技术学院“用青春之火,点亮边疆星光”团队:把专业服务送到边疆群众身边。古力娜扎同学讲述,团队赴边疆开展实践支教,通过医学知识普及、健康体检帮扶,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看病远、检测难”的问题,用技术为边疆健康防线筑牢根基。

护理学院“垄上星光,童梦可期”团队:将温暖与关怀送给乡村留守儿童。孙震同学提到,团队开设“健康护理课堂”,教孩子们洗手、刷牙等基础护理知识,同时开展心理陪伴活动,用耐心与专业为孩子们编织起“健康防护网”。

药学院“以青春担当践行时代使命”团队:助力乡村医药产业发展与居民用药安全。王雪瑶同学表示,团队深入农村调研中药材种植情况,为产业发展提供建议;同时走村入户普及安全用药知识,让药学专业知识成为乡村振兴的“实用工具”。

病理学院“医学赋能,语润乡村”团队:创新实践形式融合健康服务与语言推广。陈熙同学介绍,团队在乡村开展病理知识科普的同时,开设普通话教学课堂,既守护群众健康,又帮助村民打破沟通壁垒,搭建起连接外界的“语言桥梁”。

口腔医学院“齐医红旌,党辉乡情”团队:聚焦“小口腔”里的“大健康”。王雯竹同学分享,团队走进乡镇小学、养老院,为师生和老人做口腔健康检查,开展护齿知识宣讲,用细致服务守护基层群众的口腔健康。

分享过程中,现场师生围绕实践中的难点突破、经验技巧展开热烈互动。因时长限制,部分未尽话题在会后由团队成员与师生深入交流,让实践经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递、延伸。

实践总结:凝聚实践育人的智慧与力量

随后,各二级学院社会实践负责人及指导教师先后发言。从专业融合、组织管理、校地协作等维度,梳理暑期“三下乡”实践的成果与经验,展现齐医实践育人的多元化路径。

梁玉清、孙石磊、刘兴来、薛海峰、佡思维、王坤、杨超及孙荣利8位教师,结合本院专业特色分享核心做法:有的依托药学、医学技术专长,为基层定制“一乡一策”服务方案;有的创新“师生结对+校地合作”模式,提升实践组织效率;有的将红色宣讲、推普工作融入实践,拓展服务深度;还有的分享国家级团队实践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标杆参考。

总结既凸显了各学院的实践特色,更凝聚起齐医实践育人的共同理念——始终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长为核心,让每一次实践都成为锤炼本领、涵养担当的“行走课堂”。

未来展望:书写青春路上的责任答卷

大会尾声,学院团委书记刘柏人作总结,为本次实践画上圆满句号,也为齐医青年的未来实践指明方向。她首先向圆满完成任务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向辛勤付出的指导教师、实践单位致以感谢,并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化实践认知,在总结反思中沉淀收获,把实践热情转化为长期奋斗的动力;二是坚持学用结合,以实践需求为导向夯实专业基础,练就守护人民健康的过硬本领;三是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在服务社会中实现青春价值。

刘柏人指出,从实践成果中,清晰看到了齐医学子“服务人民的初心”“知行合一的作风”“团结协作的品格”。她表示,学校团委将持续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优化育人机制,让社会实践这堂“大思政课”更有温度、更具实效,引导更多齐医青年用专业服务社会、用脚步丈量大地。

盛夏的实践足迹仍清晰可见——从乡村集市到边疆牧场,从社区广场到乡镇学校,齐医师生用行动传递温暖;深秋的总结交流已积蓄新力——经验的碰撞、智慧的凝聚、未来的展望,让实践的意义持续延伸。

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学院通过小程序报备团队112支,1348名师生参与,深入全国26个省(市、区),围绕理论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主题开展服务。这场跨越山海的实践,既是齐医育人成果的生动展示,更是新时代青年担当的鲜活注脚。未来,齐医将继续以实践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育人与服务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供稿:团委刘柏人 大学生社团管理部梁力文 摄影:赵阳 责编:赵阳 审核:郝莉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