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切实强化教师教学质量意识,健全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10月9日,病理学院有序开展“十一”假期后首日专项听课活动,并于10月10日在形态楼418会议室召开专项听课反馈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各教研室主任及无课教师共同参会,会议由副院长刘婷主持。
10月9日,专项听课小组聚焦假期后教学秩序恢复与教学质量提升,对学院4名本单位教师的理论课开展现场听课。10月10日的反馈会上,刘婷副院长首先对首日听课整体情况进行简要陈述,明确本次听课覆盖课程类型、教师范围等关键信息,为接下来的反馈交流与问题研讨搭建了清晰框架。
副院长刘婷主持会议
随后,学院领导班子与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结合听课记录,从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效果等多维度进行全面反馈。反馈指出,参与授课的教师均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教学准备充分、治学态度严谨,更能巧妙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课堂上师生精神饱满,教学秩序井然。同时,针对课堂管控的精细化程度、师生互动的深度与广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高效应用,以及课件制作的逻辑性、板书设计的规范性等方面,参会人员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并明确要求任课教师及所在教研室对照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及时优化提升。
领导班子与教学督导成员反馈听课情况
会议最后,刘婷副院长作总结讲话。她强调,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根基,学风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培育优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全体教职工需高度重视、协同发力。一是要聚焦教师能力提升,持续强化教学指导与专项培训,通过“以赛促教”“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精进教学技能;二是要抓实学生管理工作,通过主题班会、学业辅导、榜样宣讲等途径,引导学生快速调整学习状态,树立端正、积极的学习态度;三是要推动教学方法革新,鼓励教师主动探索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切实增强课堂吸引力与教学实效性。
此次专项听课活动暨反馈会,既是对学院假期后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也为后续教学质量提升指明了方向。病理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细化教学质量监控举措,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推动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病理专业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撰稿:宫继男 责编:宫继男 审核:刘婷 李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