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9月24—28日,学院成功举办了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系列培训会。此次系列培训,特邀学院3位在教育教学及成果奖申报领域经验丰富、曾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知名教授担任主讲,通过经验分享精准指导广大教师把握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要点,凝练教学改革特色,激发教学创新活力。各学院(部)、附属医院70余名教师积极参与培训,现场学习交流氛围热烈。培训活动由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钱丽丽主持。
培训中,外语教研部关晶晶教授分享了“教学成果奖选题、申报与成果凝练”,深度分析了近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主题高频词汇与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并从评审视角解析了教学成果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成果凝练的方向性、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与推广性。她以自身教学改革思路汇聚、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成果提炼与升华的经历为主线,拆解了教学成果从“萌芽”到“成熟”的完整培育路径,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应保持持续性的创新思考与系统性的教学积累。
基础医学院林岩教授以“双螺旋驱动:解锁省教学成果奖的选题、撰写与创新之道”为主题,结合医学教育改革的“痛点”和“难点”,阐述了医学院校教学成果培育过程中应注重基于学校类型、医学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精准定位,凸显医学的本质与时代特色,打磨成果的“辨识度”。她结合自己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申报书,细致分享了申报书各部分内容撰写的经验与技巧,强调好的教学成果既要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又要善于提炼创新点,整合形成独特的成果特色。
药学院韩翠艳教授通过分享基于药学人才培养申报省教学成果奖的体会,回顾了从梳理既有教学成果和特色材料,到抽丝剥茧确定选题,最后形成创新性成果视角的过程。她阐述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应是以医药行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群与全程贯通的实践体系,达成创新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她强调,好的教学成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深度思考、持续凝练、不断完善的过程。
专家们从宏观政策导向与微观实践操作两个层面,系统剖析了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标准、申报流程与关键环节。内容涵盖了如何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精准定位成果选题;如何系统梳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效凝练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教学成果;如何精心撰写申报材料,突出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与显著育人成效。专家们还结合自身成功申报的经验,通过生动案例,分享了在成果培育、过程积累以及特色彰显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与宝贵经验,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极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指导。
教学成果奖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做好申报工作,不仅是对既往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与升华,更是推动教学模式持续创新、促进育人能力整体提升的强大引擎。通过系统培训,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成果奖申报的方向与路径,增强了成功申报的信心与决心,对于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营造重视教学研究、崇尚教学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后,学院将持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教学研究培训力度,以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与申报为抓手,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深化教育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契合度与质量,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供稿: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钱丽丽 刘春苗 责编:赵阳 审核:郝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