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点击

早启就业部署谋全局 深耕供需对接促就业:学院召开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

时间:2025-09-30编发部门:宣传统战部稿件提供:招生就业处浏览:10设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9月29日,学院召开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系统总结上一阶段就业工作成效与不足,全面统筹、科学部署下一阶段就业工作。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主要领导及相关工作负责人共50余人参会,充分彰显了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后续就业工作的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光作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2025届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向全体投身就业工作的教职工表示诚挚感谢。面对20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超1250万人的严峻就业形势,以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龙江基层医疗扩招带来的机遇,赵光书记从四方面对2026届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突出一个“早”字。聚焦“早部署、扩岗位、精指导、帮困难”核心任务,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建立“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帮扶机制,确保重点群体就业落实率明显高于全校平均水平。二是压实“一把手”责任,强化制度保障。延续“月例会、周调度”工作制度,建立“全员包保”工作台账,推动就业责任层层传导、落地见效。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凝聚家校社合力。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提升”的科学就业观,通过“家长一封信”“线上家长会”等形式,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形成就业工作协同合力。四是强化供需对接,主动“抢机遇、拓岗位”。提前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需求旺盛的改制医疗单位,精准掌握人才需求导向,既助力用人单位招揽适配人才,更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他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落细落实各项就业举措,为龙江医疗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

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可勇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单位要将就业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整体部署同频共振,切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决避免将就业工作孤立推进。针对非直属附属医院,张可勇特别强调三点:一是要切实提高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迅速成立专门就业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与工作流程,避免“重形式、轻实效”的应对方式;二是要主动对接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系统学习“精准对接岗位需求”“科学引导学生就业观念”“建立重点群体帮扶台账”等成熟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配工作方案;三是要锚定“2026届就业落实率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目标,协同挖掘属地医疗资源,确保就业工作见行见效。

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硕通报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指出当前就业工作存在的不足。数据显示,2025届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较上一年度稳步提升,就业结构呈现“单位就业为主、升学为辅、灵活就业补充”的合理格局,其中单位就业比例、升学比例、留省就业比例均实现同比增长。但也存在部分单位就业落实率偏低、单位就业分布不均衡、留省就业区域分布不够合理等问题。李硕解读了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具体要求:一是成立专项帮扶小组,为就业落实率较低的单位“一对一”定制提升方案;二是组织就业先进单位开展经验分享会,推动“结对帮扶、互学共进”;三是启动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要求各二级单位结合专业特色,邀请优质用人单位参与10月举办的秋季大型校园双选会,并同步做好毕业生组织动员、专场招聘场次安排及会场安全保障等工作。

会上,附属第二医院、精神卫生学院、药学院分别作就业工作经验交流。附属第二医院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把关”的就业工作体系,依托特色教学模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省内外多家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就业落实率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精神卫生学院建立了“班子成员包专业、辅导员包班级、专业教师一对一包学生”的三级包保体系,全年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累计推送优质岗位信息千余条、组织专场招聘会20余场,确保特殊群体毕业生顺利就业;药学院针对研究生就业,着力构建“组织保障—导师主导—校企协同—服务赋能”全链条工作机制,建成10余家校企实践基地,推动“实习—就业”无缝转化,研究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满意度成效显著。

此次就业工作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学院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展开。下一步,全院上下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牢牢把握秋季就业黄金期,持续推进就业服务精准化、就业指导专业化、岗位拓展常态化,全力帮助每一位医学毕业生实现职业理想,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与龙江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注入更多“齐医力量”,为早日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团结奋斗。

(供稿:招生就业处李硕 王常智 摄影:郑洁 责编:郑洁 审核:郝莉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