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今年,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九届教学名师和第四届青年教学能手”评选工作,4名教师获评第九届教学名师,5名教师获评第四届青年教学能手。同时,1名教师荣获省教学名师称号。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院特设立“名师风采”专题,激励广大教师以受表彰的教师为榜样,主动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张海燕,女,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齐齐哈尔医学院组胚教研室负责人,基础医学院教师第四党支部书记。中国解剖学会组胚分会委员,全国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主任联席会理事,齐齐哈尔市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名师。投身医学高等教育领域22年来,她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深刻践行“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齐医精神,以满腔赤诚与躬耕不辍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铸魂育人 立德为本
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张海燕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第一职责。坚持把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家精神、健康中国战略等20余个思政要点,有机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课课有思政、堂堂有温度”,让学生们在探索微观生命奥秘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筑牢了理想信念的根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张海燕的带领下,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荣获学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等称号;张海燕个人也凭借在教育教学和党建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工会优秀干部的荣誉称号,还在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中斩获三等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她的努力和奉献,不仅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也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和党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敬业笃行 锐意进取
张海燕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深耕《组织学与胚胎学》等课程教学,以先进教学理念激活微观世界的魅力,用过硬专业能力雕琢每一幅教学图像,让抽象的细胞、组织知识变得鲜活可感。作为课程负责人,她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针对不同学情与教学需求,创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三明治教学、PBL等多元教学方法,带领团队搭建课程知识图谱、建设智慧课堂,推动组胚学科教学质量提升,所在团队获评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她坚持“教研相长”,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主持黑龙江省教育教学课题、齐齐哈尔医学院重点课题等6项教改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组织学与胚胎学》规划教材5部,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实践参考。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探索,她斩获多项教学荣誉: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三等奖,获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创新大赛正高组三等奖2项,还曾获黑龙江省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以及齐齐哈尔医学院创新教学竞赛、智慧课堂比赛等一等奖6项。在学生培养方面,她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潜力与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医学形态学绘图比赛、医学科普创作比赛等5项。

求实创新 潜心研究
在科研领域,张海燕聚焦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围绕细胞功能调控、疾病病理机制等方向深耕不辍。她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齐齐哈尔市科技局项目2项,她以严谨的科研态度深入探索科学问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2篇SCI收录论文和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相关领域研究贡献了宝贵的学术成果。科研成果也成为她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学科的前沿动态。同时,她凭借突出的科研成绩,先后荣获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及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优秀项目奖各1项。
作为教研团队的“黏合剂”,她凝聚团队力量共促发展;作为学生心中的“四有”引路人,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说,“上她的课,显微镜下有光,心里也有光”,这束光,是张海燕用坚定的教育信念、深厚的专业学识、无私的仁爱之心点亮的育人火炬。未来,她将继续以躬耕教坛的执着、立德树人的坚守,在微观生命的探索之路上,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而不懈奋斗。
(统稿:教师发展中心云长海 马春辉 责编:赵阳 审核:郝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