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学院组织开展了“齐齐哈尔医学院名医”评审工作,11人当选第五届“齐齐哈尔医学院名医”。这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他们用医者仁心,守护着百姓的生命与健康,传递着温暖与希望。在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院特设立“名医风采”专题,激励广大师生以名医为榜样,牢记守护人民健康使命,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在各自岗位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健康龙江建设贡献力量!
王宝庆,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现任附属一院神经外科主任。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脑创伤分会委员,黑龙江省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伤残等级鉴定专家库成员,齐齐哈尔市医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耕临床 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
王宝庆从医21年来,始终聚焦神经外科前沿领域,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三次专项进修,深耕颅内肿瘤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向,逐步构建起全面的专业体系。他凭借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大量的手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治疗,治愈了无数危重的病人。21年间,他累计诊疗患者近8万人次,主刀手术 3000 余台,会诊足迹不仅覆盖齐齐哈尔七区九县,更辐射至内蒙古等周边地区。
2024年12月,一位75岁高龄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找到王宝庆,自述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虽然目前身体尚可,但是仍然对脑梗死这个随时可能突然降临的恶魔十分担心。一个月前身边一位患有同样疾病的友人突然脑梗瘫痪,更使得她坚定了手术治疗的决心。经检查,患者高龄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疾病,面对复杂病情,王宝庆联合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评估,药物治疗调整身体状态后成功为患者实行医院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他凭借精湛技艺,精细切开颈动脉,小心翼翼剥离增厚内膜粥样斑块,拆除血管内“不定时炸弹”。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勇攀高峰 引领神经外科技术革新
神经外科微创手术以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成为发展趋势,但对医生的操作精度提出了更加极致的要求。为掌握这一技术,王宝庆多次奔赴国内顶尖医院进修,在显微镜与神经内镜操作中反复打磨手感,力求精益求精。他主导的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下清除术、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王宝庆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既引进先进理念,也分享团队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原创经验。“医学进步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只有让技术流动起来,才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2023年11月,一位患者因头部外伤昏迷,颅脑CT提示左侧急性硬膜外血肿致中线明显移位,伤势危重。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王宝庆将去除的骨瓣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超低温(-80℃)储存。待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并进入康复阶段后,再将其自体颅骨回置进行修补,此举有效减少了异物排斥反应,维持了正常颅压,恢复了患者正常完整的颅脑结构。这也是我市首例自体颅骨深低温冷冻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从2020年开展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到 2022年攻克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胶质瘤切除术等复杂术式,再到2024年凭借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获医院医疗新技术二等奖,王宝庆带领团队不断填补技术空白。独立完成医院首例显微镜下开颅手术、首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首例硬脑膜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等多项高难度四级手术。凭借这些突破,科室先后荣获院级、校级卫生新技术应用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省级卫生新技术应用Ⅱ、Ⅲ类推广项目各1项。

传薪砺研 铸就教学科研新高地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王宝庆始终保持着初为人师时的激情与谨慎,二十年如一日从事医学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一名临床医学学科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到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始终把“医者”“研究者”“师者”三个角色结合在一起。本科教学、临床带教、教学查房、住培医师授课均能高质量完成,每周五下午带领团队结合当时的住院病例进行小讲课和病例讨论,让学员把所观、所感、所学的理论和实践串联起来,知识融会贯通。他注重培养医学生敬畏生命的医者仁心和人文情怀。“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血管神经密布,手术中一旦出现闪失,轻则出现语言、肢体功能方面的障碍,重则病人可能就永远醒不过来。神经外科的手术难度大、医生压力大、责任也大。做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要心细胆大,更要有一颗同情病人、追求极致的心!” 这是他经常在科室里鼓励同事、学生和提醒自己的一段话,更是他多年来职业生涯的写照。
近年来,他主持和参与完成省教育厅科研/教研项目、市科技局项目、医学院科研项目多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SCI论文一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先后获得医院教学查房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医学院全英文授课比赛三等奖。
王宝庆没有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在每一个角色里都扎扎实实地走着, 甘愿做新时代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的忠实践行者。这份“名医”荣誉,既是对他过往贡献的礼赞,更是激励全体医务工作者砥砺奋进的精神火炬,这或许就是对“大医精诚”最生动的注解。
(供稿:附属一院刘旭之 陈鹏 责编:赵阳 审核:郝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