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黑龙江省第十九届学生运动会在八一农垦大学开幕。学院高度重视本次赛会,参与了足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7个大项的角逐,参赛规模与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经过多日鏖战,学院健儿奋勇拼搏,在多个项目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游泳和乒乓球项目中勇夺1枚金牌、3枚铜牌,在足球、羽毛球等项目上斩获佳绩,学院乒乓球队和男子排球队荣膺体育道德风尚奖。全体参赛学子以出色的发挥、顽强的意志和昂扬的风貌,生动诠释了齐医学子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取得了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游泳:劈波斩浪 续写辉煌
作为学院“金牌之师”,游泳队不负众望,再创佳绩。孙睿乔闪耀泳池,勇夺女子200米自由泳金牌,并在100米自由泳项目摘铜。陈鑫表现优异,斩获男子100米蝶泳铜牌,并在400米自由泳中获第5名。黄荟桦奋力拼搏,在男子50米蝶泳中取得第7名。泳池碧波,再次见证了齐医游泳健儿传承荣耀、奋勇争先的坚定步伐。



乒乓球:逆风翻盘 彰显韧性
比赛中,学院传统优势项目乒乓球女团开局受挫,仅获得第7名。但教练员与运动员未失信心,迅速调整,在单项赛中迎难而上。张思雨与高兿云搭档女双,配合默契,一路过关斩将,勇夺铜牌。张思雨还与王超在混双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第4名。更值一提的是,学院乒乓球队凭借优良的赛风赛纪,荣膺赛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将竞技实力与精神文明完美结合。

足球:青春无畏 敢打敢拼
学院女子足球队本届面临新老交替的挑战,主力多为大一新生。经验虽浅,但队员们无畏强敌,敢闯敢拼。赛场上,她们全力奔跑,精准执行战术,将青春激情与团队力量完美展现。最终,这支朝气蓬勃的新军在如林强手中勇夺第6名,用行动生动彰显了不畏强手、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羽毛球:羽翼渐丰 未来可期
学院羽毛球项目自2021年开设选修课以来,发展迅速,人才梯队初具规模。经过教练员的科学指导与运动员的刻苦磨砺,队伍在本届赛事中崭露锋芒。谢宛婷、龚霞在女子单打中奋勇争先,分获第5名和第8名。这一成绩,既是她们个人的突破,更有力印证了学院羽毛球项目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

排球:初生牛犊 赢得尊重
本届学运会,学院首次组建男子排球队出征,这也是学院首次参与省级男子三大球赛事的角逐。这支以排球社团为班底、仅集训74天的队伍,面对强敌林立的严峻考验,虽最终获得第11名,但队员们每球必争、斗志昂扬,他们的顽强作风与良好风貌赢得全场赞誉,荣膺体育道德风尚奖。他们的首秀虽败犹荣,为学院三大球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网球与田径:超越极限 淬炼精神
作为自2018年选项课广受欢迎的新兴项目,网球校队马超群在教练的系统指导下刻苦训练,首次亮相省赛即取得预期成绩,展现了该项目蓬勃的发展势头。36度酷暑高温下,学院田径健儿挑战极限,百米运动员孙鹏远冲刺终点后受伤倒地,却轻伤不下火线,带伤完成200米比赛。长跑运动员龙少云在5000米比赛时,心率飙至195次/分并中暑退赛,但他凭借惊人毅力短暂休整,随即重返赛场咬牙完成万米征途!他们用钢铁意志,在最严酷的赛场上,生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深刻内涵!

黑龙江省第十九届学生运动会不仅是对学院体育竞技水平的一次成功检阅,更是齐医学子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示。一枚枚奖牌、一项项突破、一声声赞誉,无不完美诠释着“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齐医精神内核。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院上下的鼎力支持。各二级学院全力保障运动员安心参赛;体育馆积极协调场地,确保各队训练有序进行;学生工作部克服暑期宿舍施工等重重困难,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展望未来,征程再启。体育教研部将以本届学运会的优异成绩为新的起点,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强化梯队建设,深化科学训练,提升竞技水平,持续探索体育育人新模式、新方法,不断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致力于培养更多体魄强健、意志坚韧、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医学人才,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体育力量。
(供稿:体育教研部郑大明 李欣 责编:郑洁 审核:郝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