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公共卫生学院第八期“格致研学 践履笃行”学术沙龙在部系楼A-B101智慧教室顺利举办,环境与职业卫生教研室主任杜琳琳副教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王震老师分别作题为《空间流行病学在环境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应用》的学术报告。学院全体教师及2023、2024级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沙龙活动由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白丽教授主持。

白丽副院长主持活动
杜琳琳副教授从1854年John Snow利用“死亡地图”破解伦敦霍乱传播之谜的经典案例出发,揭示了空间流行病学在疾病溯源与环境健康研究中的奠基作用。重点展示了现代空间流行病学的技术革新与前沿应用: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动态监测PM2.5及污染物排放,结合地理加权回归(GWR)和时空扫描统计(SaTScan)精准识别环境暴露与疾病的空间耦合性;以京津冀PM2.5分布、慢性肾病患者的PM2.5暴露风险及里海沿岸病媒传播预测为例,阐释了多尺度分析与空间异质性建模在公共卫生决策中的价值。报告还展望了技术融合趋势,为环境卫生风险的精准防控提供了新方式。

杜琳琳老师作专题报告
王震老师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研究。首先阐述医学图像与分割的重要性,随后介绍卷积神经网络(CNN)及注意力机制在图像分割中的基本原理。围绕医学图像分割中的三个科学问题,分别提出多尺度注意力U-Net、双分支动态分层U-Net,以及融合Gabor注意力卷积与Transformer的交互网络三种改进模型,并展示各自的实验效果与优势,验证其在小区域、边界模糊和复杂病灶等问题上的有效性。

王震老师作专题报告

活动现场
学术沙龙的常态化开展为师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一方面,教师得以展示前沿研究成果、碰撞学术观点,有效促进了跨学科科研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导师及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启发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院的科研协同创新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撰 稿:李雯婷 责 编:柴雪娇 审 核:刘 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