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健康龙江战略实施,学院开展了第六届模范护理工作者评选工作,并设立了“模范护理工作者”专题,分期发布获奖人员先进事迹,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深入推进有特色、有创新、有品质、有温度的护理服务,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护理实践中,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为建成高水平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贡献力量。

郝雨菲,女,36岁,中共党员,主管护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康复二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
一袭白衣,承载生命之重;一顶燕帽,镌刻守护之责。在十五年如一日的护理生涯中,郝雨菲以温暖的笑容、精湛的技术和无私的奉献,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成为患者心中最可靠的生命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匠心守护 淬炼护理典范
深耕临床一线十五载,郝雨菲始终以“救死扶伤”为信念,用专业与温情构筑起患者生命的港湾。无数次生死较量中,她凭借精湛的护理技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为患者点燃生命希望。从病情观察到护理操作,从健康宣教到心理疏导,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她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她深知,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操作,更是心灵的抚慰与关怀。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总是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用温柔的话语缓解他们的焦虑与恐惧,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党员先锋 勇攀学术高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郝雨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她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护理前沿知识,积极投身科研工作。2018年,她参与撰写的《痰热清注射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影响及保护机制探讨》在《辽宁中医杂志》发表,为老年慢性病护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2024年,她参加了中华护理学会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系统学习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和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前沿知识。学成归来后,她不仅在院内积极分享宝贵经验,更将前沿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推动护理水平不断提升。针对吞咽障碍患者,她从护理评估、餐具选择,到饮食指导、间歇管饲技术运用,再配合口腔训练,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显著降低了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同时,她将面瘫康复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偏瘫康复体操等技术融入日常护理,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赞誉。

服务社会 传递人间大爱
郝雨菲的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工作中,更渗透到了她的日常生活中。护理工作之余,郝雨菲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作为医院礼仪队成员,凭借规范的举止和亲和的态度,展现医院的专业形象与人文关怀;积极参与党员主题学习,提升党性修养;连续30天坚守社区疫苗接种一线;活跃在医院各项活动和献血现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力量。疫情期间,郝雨菲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加入支援大庆、黑河及方舱医院等医疗队,用责任与担当筑起百姓的健康防线。
荣誉加身 初心历久弥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2008年的优秀团员,到2024年护理层级培训考核N3级第二名,一路走来,众多荣誉见证着郝雨菲的辛勤付出与成长蜕变。但她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与自满。在她看来,每一份荣誉不仅是对自己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护理工作的鞭策与激励。她深知,护理之路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更好地履行一名护理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在未来的日子里,郝雨菲将继续怀揣着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贴心的服务,以专业为帆,以爱心为桨,在守护生命健康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她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有担当,就一定能够在护理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供稿:附属第三医院林然 责编:赵阳 审核:郝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