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健康龙江战略实施,学院开展了第六届模范护理工作者评选工作,并设立了“模范护理工作者”专题,分期发布获奖人员先进事迹,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深入推进有特色、有创新、有品质、有温度的护理服务,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护理实践中,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为建成高水平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贡献力量。

高衍颉,女,53岁。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心内四科护士长。曾先后在骨外科、神经外科、消化内分泌科、介入科、心血管内科等临床一线工作,从事护理工作34年。多次获得优秀护士长称号,被称为“南丁格尔式的护士”。
扎根临床 开拓创新
高衍颉曾在骨外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介入科、心血管内科等临床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她引入创新技术与方法:在全院率先进行电子病历与护理记录系统的开发及试运行工作,促进病例信息共享,减少错误,提高护理准确度。她创新护理模式,并参与护理会诊机制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体验。
在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与国家级认证历程中,她作为核心工作组成员,肩负起了质控的重任。她参与规范了胸痛疾病的救治流程,与不同背景的专家交流通过协调多学科协作,提高了医院胸痛中心综合救治能力。2018年,附属三院第一批次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的认证,2023年再次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复审。

言传身教 实践育人
高衍颉积极参与学院及护理教研室的教育工作,遵循医学院护理本科教学大纲,融合学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塑造其专业态度,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在护理宣教、技术操作等方面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制定个体带教计划,人性化实施带教方法。
她还积极参与护理科研工作,发表高质量护理学术论文3篇,护理专利一项,参与护理科研一项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医院药物配置中心的试运行试点期间、三甲医院复审的备检科室在临床实践中,高衍颉率先不断探索和创新护理技术,针对急重症患者的护理需求,开发出多项实用临床护理方法,如介入术后患者加压止血夹摘除后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用胺碘酮患者的静脉保护等,并在科室内开展护理技术操作练兵和小比赛,有效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担当责任 不忘初心
作为一名护士,高衍颉积极服务社会。她曾连续5年参与无偿献血,共计献血1000余毫升。她组织参加公益体检、健康讲座等,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护理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疫情期间,她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请缨支援内蒙古方舱医院,并积极参与核酸采集,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护士长,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有许许多多记忆犹新的故事。在消化科工作期间,经常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多少次患者大口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心内科工作中,遇到没有家属的急诊病患,她经常亲自推着轮椅,小心翼翼地将病人送往心电图室进行检查,随后又迅速将其护送至导管室准备手术……有一次经验丰富的她发现患者已经没有意识了,她迅速从轮椅上抱起患者,稳稳地将其放置在地面上,随即开始实施胸外按压,经过一番紧急救治,患者的生命之火得以重新点燃,而她却因此遭受了腰椎损伤。患者感激地送来锦旗“护士长,那天要不是你一直看护我,我估计就没了”。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的患者来感谢,她反倒记得不太清楚了。她始终坚守初心,牢记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每一次救治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的深刻内涵。
(供稿:附属第三医院林然 责编:赵阳 审核:于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