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点击

【模范护理工作者】薪火传承 锐意创新——记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敏

时间:2025-05-15编发部门:宣传统战部稿件提供:附属第一医院浏览:11设置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健康龙江战略实施,学院开展了第六届模范护理工作者评选工作,并设立了“模范护理工作者”专题,分期发布获奖人员先进事迹,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深入推进有特色、有创新、有品质、有温度的护理服务,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护理实践中,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为建成高水平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贡献力量。

张敏,女,1977年1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主任护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沙盘游戏指导师、动力催眠师。1997年参加工作,2011年3月任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2015年援助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医医院,2021年4月至今任护理部副主任。张敏是齐齐哈尔市老年护理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后备带头人,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护理健康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护理学会理事、齐齐哈尔市护理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齐哈尔生命关怀委员会老年康复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以知识为翼,托起生命的重量

1997年,张敏以中专学历踏入护理行业。面对临床护理工作,她很快意识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深知唯有学习才能弥补不足。白天,她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夜晚,则挑灯夜战,历经13载寒窗苦读,她从中专一路升至全日制硕士,最终成长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了更全面地服务于患者,她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等多项资质,将心理学与护理知识深度融合,提升服务质量。2023年,她成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研究生导师,目前指导两名研究生。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科学。唯有不断攀登,才能为患者撑起一片生命的晴空。

以创新为剑,斩破护理荆棘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张敏在工作中能做到锐意创新,关注学科前沿。在担任神经外科护士长时,面对重患众多、风险极高的挑战,她带领团队成功建立了标准化操作规范,大幅优化了护理流程,从而创造了长达10年的“零事故、零投诉”记录。援疆期间,她不仅指导护理部顺利完成了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工作,还巧妙利用医院的民族特色,推动了护理科研的深入发展。

2021年任护理部副主任后,她更是以信息化为抓手,推动护理管理变革,创建智能化随访系统,护士通过简单便捷的操作即创建诊前、诊中、诊后的全周期个性化随访和健康教育计划,系统通过多途径实时推送视频、图片和文案到患者手机端,对患者进行多途径的健康随访与管理。此项工作获得黑龙江省医药卫生新技术I类推广项目。

她还开发了护理三级质控系统,实行以“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质控点为基础的AI与人工双路径质量控制,系统应用后,护理管理数据实现了可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护士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应用体验极佳,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与效率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此项工作在三甲评审中被护理专家老师作为亮点反馈,并且现已获批两项国家级软件著作权。

以传承为炬,点燃护理未来

作为一名护理教师,张敏承担《护理管理学》《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多门课程教学,参编北大医学出版社的“十一五”规划教材护理本科规划教材《外科护理学》,参编高等学校“十四五”医学规划新形态教材《护理心理学》。

她勇于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流程,积极履行学院赋予的各项职责。她是2016—2018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得者、2018—2019年度“三全育人”先进个人、2021—2024年度教学质量标兵。主持完成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护理科研一项,黑龙江省卫健委课题一项,市级科研一项,齐齐哈尔医学院教研一项。目前主持在研指令科研项目2项。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齐齐哈尔市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

以仁心为帆,驶向生命彼岸

张敏始终相信,护理人的责任应超越病房,护理的边界不在医院,而在每一寸需要关怀的土地。援疆期间,她培训当地护士,助力边疆护理水平提升;她深入龙江县、甘南县等基层医院,开展护理管理培训;也多次走进农村和养老院,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每一次与患者沟通,她都更加坚定:护理的温度,应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

28年护理生涯,她始终铭记南丁格尔的誓言。信息化减轻了护士的负担,但护理的温度从未被技术取代;管理优化了流程,但对患者的关爱始终是核心。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却需要不平凡的热爱与坚守。未来,她愿继续做一名“提灯人”,用知识照亮前路,用创新破局难题,用仁心温暖生命。

(供稿:附属第一医院陈鹏 责编:赵阳 审核:于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