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科创报国热情,4月16日下午,学院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终审答辩,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发展,探索社会需求,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学院党委副书记迟沫涵深入决赛现场观摩,并就“挑战杯”赛事情况与评审专家交流。
本次终审决赛采用“现场展示+路演答辩”的综合评审模式,分为自然科学、哲学社科、科技发明三个赛道开展,特邀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家及校内相关领域专家担任评委。他们凭借深厚的学识素养、丰富的获奖经验,为赛事评审与项目指导提供了权威保障和专业支持。决赛现场精彩纷呈,社科赛场聚焦社会民生热点,参赛团队通过案例剖析、数据可视化呈现等方式,展示了关爱未成年、智慧养老等调研成果,体现出齐医学子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自然科学和科技发明赛场充满创新活力,从智能挂号系统到体温监测软件,一件件作品的多样展示将抽象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感知的科技作品,凸显科技发展交叉融合优势。
本届竞赛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各学院积极响应,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共收到100余项参赛作品,参赛作品质量相比往年有显著提高。经过二级学院初赛、校级函评、校内外专家评审等环节的严格筛选,33件优秀作品入围终审决赛,评选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经决赛遴选出的优秀项目将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代表学院参加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和国赛。
赛后,学院组织备赛训练营,邀请资深评委对部分项目进行了一对一辅导和打磨,对参赛学生的项目内容、呈现方式、PPT制作等进行了全方位指导,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挑战杯”竞赛作为学院科技创新“第二课堂”的重要平台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始终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备赛工作,通过举办“四创训练营”,继续开展赛前集训辅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效提升参赛项目质量,同时,带动更多青年学子加入科创报国行列。
(供稿:团委刘柏人 陈思汝 责编:赵阳 审核:于泳)


迟沫涵观摩决赛现场并与评审专家交流

学生参加比赛

评委提出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