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基础医学学科内涵式发展,提升研究生导师创新能力,激发教师科研能力,积极推动学院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11月13日,基础医学院邀请中国医科大学翟效月教授、郑州大学吴鹏研究员开展学术讲座,基础医学院沈雷副院长主持讲座,学院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听取讲座。
翟效月教授结合自身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经验,以代表性研究成果“基于肾单位的三维重建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水通道蛋白在肾单位及血管的分布”为案例,从选题确定,摘要撰写,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与创新性,预期结果及年度计划等方面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加以指导;还结合其承担的《组织与胚胎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人体形态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强调教育包括教学和科研,必须打破教学科研之间的壁垒,加强二者的紧密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升华;优秀的教学需要以良好的科学研究为底蕴,失去科研支撑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简单教学。在谈到研究生培养时,翟教授指出要以平等、尊重、关爱的态度对待研究生,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大局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规划,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张海燕、王月静、董韬等老师和研究生针对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研究生如何进行创新性研究等问题与翟效月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医科大学翟效月教授开展学术讲座
吴鹏研究员以“钾通道与血压调控”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他从人类进化和饮食结构的演变出发,深入浅出的阐述了钾平衡在维持血压稳定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肾远曲小管中Kir4.1/Kir5.1和NCC在血钾水平调控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细致剖析。着重介绍了“Kir4.1基因敲除在糖尿病模型鼠盐敏感性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以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引发高血钾性高血压的机制”相关高水平研究成果。吴博士的讲座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我院教师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还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提供了宝贵指导。肖宇博士和高婧婧研究生等就实验设计、钠平衡检测方法以及RAAS系统的功能变化等与专家开展讨论。

郑州大学吴鹏研究员开展学术讲座
本次学术交流贴近人体生理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科研方向,激起了与会师生的科研共鸣,开阔了广大师生的科研思路,进一步明晰了研究生培养的工作路径,为深入开展基础医学和生物学硕士学位点建设奠定基础。
(撰稿:李鹏辉 责编:高文宇 审核:沈雷 潘虹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