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全校学生均能有效掌握“基础生命支持(CPR)”技能操作,推动平安校园、平安鹤城、健康龙江、健康中国建设,9月2日、9月3日和9月5日,临床教学中心利用新生军训期间空余时间,分5个轮次对学院非医学专业大一新同学开展了心肺复苏实践技能培训。
此次培训由临床教学中心培训老师带领32名学生志愿者培训导师共同开展,对象涵盖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技术、社会工作等10个非医学类专业11个班级共计431名学生,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培训导师是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培训前期,临床教学中心联合团委,在护理学院招募了20名研究生志愿者培训导师,临床教学中心副主任王秀清对志愿者进行了系统的CPR技能培训,并经过严格逐一考核,志愿者全部顺利加入了我校“基础生命支持志愿者导师团队”。临床教学中心主任张春庆、团委书记刘柏人为“基础生命支持”研究生志愿者导师一一颁发聘书。

20名研究生志愿者成为“基础生命支持”志愿者导师
同时,临床教学中心精密设计培训计划、培训轮次和分组安排,在武装部和各二级学院的鼎力支持下,培训有序开展。每轮次培训中,学生分成12-20个小组,首先由临床教学中心老师进行集中的操作流程培训和演示,然后由学生志愿者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分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心脏骤停的现场评估、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如何评价及判断心肺复苏的效果等知识和技能。通过“分步骤讲解-演示-模拟训练-指导-考核评价”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习和训练并逐一进行考核,帮助大家充分掌握动作要领,切实提高学员的技能操作水平,培养他们敢于出手救助的技术能力和自信心。

学生志愿者导师指导学生练习
培训后,临床教学中心将对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生发放“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合格证书”。
面向我校非医学专业学生持续开展急救知识和心肺复苏培训,是落实我校心肺复苏技能学生全覆盖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我校健康学校、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个体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还能在整体上提升校园、社会的应急响应水平,为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和健康龙江、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供稿:临床教学中心张春庆 秦浩博 责编:赵阳 审核:郝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