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19日,临床教学中心组织附属第一、二、三、五、六、十、十一医院、河北燕达医院和秦皇岛妇幼保健院等9所临床教学基地,开展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医生与病人》《医学影像学》《实验诊断学》《急诊与灾难医学》《小儿外科学》共8门课程的线上、线下联合式集体备课活动。主备课单位教学副院长、9所教学基地相关课程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259人次参加活动。临床教学中心主任张春庆作总结发言,副主任王秀清主持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活动中,各主备课单位教研室主任结合202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变化,从教学大纲调整、考试结果分析、课程设置安排、学时分配、教材选用、教学要求、考核方案、课程思政、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说明。主讲教师针对本人承担的教学内容,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思政融入等方面进行展示。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充分交流互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每场备课活动,教研室主任和主讲教师均紧密围绕教学大纲、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详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案例和前沿进展,落实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并特别关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相互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集体备课后,授课教师表示,要依据备课的研讨成果及专家的点评和建议进行个人二次备课,结合各自的教学风格,进行总结、反思、整理,最后形成教学内容最优的教学设计,力争让每一次课都成为一堂精彩的课。
张春庆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强调重点、难点,还要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变化,设计好课堂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培养,以结果为导向,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没有时间进行课堂讲授的内容,要让学生进行自学,并纳入期末考试范围,让学生高度重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要按照考核方案严抓平时考核质量,将考核后的试题分析、成绩分析落到实处,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向学生及时反馈并进一步指导教学;要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充分发挥课堂作为学生成长成才主阵地的作用;要将教师是否对相关科目中资格考试知识点与资格考试真题进行密切结合作为教学督导的重要督导点。
为确保临床医学专业和儿科学专业各教学基地教学同质同效,临床教学中心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组织9所临床教学基地开展各项特色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设。
(供稿:临床教学中心张春庆 王秀清 责编:郑洁 审核:郝莉洁)

临床教学中心张春庆主任作集体备课总结

《内科学》集体备课活动

《外科学》集体备课活动

《医学影像学》集体备课活动

《妇产科学》集体备课活动

《医生与病人》集体备课活动

《急诊与灾难医学》集体备课活动

《小儿外科学》集体备课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