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为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实效,强化经验总结、典型激励,引领广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交流大会。各学院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的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大会。
会上,优秀指导教师代表、病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孙荣利,四项优秀“大满贯”代表、药学院胡振帅同学,优秀个人代表、附属六院刘元础同学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分享。他们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向与会师生分享了指导团队、活动组织、报告撰写、宣传总结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会前,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本次社会实践部分优秀项目展示视频。
学院团委书记刘柏人作总结发言,她希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师生提高政治站位,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次“三下乡”或“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团支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实践;广大团员青年要勇担青春使命,注重活动实效,广泛而认真地参与社会实践,以基层为课堂,以实践为导师,深入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真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今年,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共组建理论普及宣讲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党史学习教育团等192支团队。3352名学生和59名教师参与,覆盖了全国26个省份、地区,百余个市、县,获得国家级媒体报道2次,省级报道10次。2个“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入围教育部团队,2支团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3支团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 志愿有我”志愿宣讲团。
接下来,学院团委将以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 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不断加强社会实践管理,提升社会实践质量,带领全校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民众百姓,在新时代社会大课堂中认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了解国情民意,进而坚定理想、淬炼意志、增长才干,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教育、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美丽中国建设和卫国戍边一线建功立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撰稿:团委陈思汝 责编:李文妍 审核:张宝林)

学院团委书记刘柏人作总结发言

孙荣利作为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做经验交流

“齐医石榴籽发展成就观察团”队长 刘元础同学作经验分享

“笃行乡村振兴,厚植爱农情怀”项目学生负责人胡振经验分享

会议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