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臻于至善”药学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讲座通知

时间:2023-09-06编发部门:药学院稿件提供:药学院浏览:882设置

各相关单位及人员:

为充分展示药学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推进校际药学专业研究生学术沟通,扩大研究生在药学领域中的学术视野,拓宽科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我院将邀请到沈阳药科大学杨星钢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张勇教授等全国各大医药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研究生,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参加本次会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会人员

1. 药学院全体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

2. 其它学院、部处(中心)、附属医院感兴趣的教师或学生。

二、讲座时间

2023年9月9日 

三、讲座内容

四、有关要求

请参会人员提前10分钟到达会议现场,专家讲座期间请保持静音模式。

特此通知,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药学院

2023年9月5日



专家简介

海鑫,比利时鲁汶大学药物分析学博士,主任药师、教授、博导、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师资。海外引进人才,曾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现任哈医大一院药学部主任、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I期临床试验中心负责人。承担临床药学本科、药学本科等多轨道教学工作,培养研究生20人。主持国自然等各级课题共26项。共发表SCI论文51篇(一作或通讯)。主编及参编专著8部、国家规划教材2部,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1项、医疗新技术奖6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起草国家卫生行业标准1项,参与临床共识指南3项,任中优临床药学专委会副主任等多项学术兼职。

翟凤国,女,1974年5月出生,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访问学者。现任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院长,牡丹江医学院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牡丹江医学院药理学后备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黑龙江省生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基础学组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药理分会委员,同时在《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Cell Proliferation》、《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等多家杂志作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局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厅局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编参编规划教材7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张奇,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理学》、《机能实验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7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药学理论知识,对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与防治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持各级科研项目4项。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

杨星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得药剂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于江苏康缘药业有限公司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赴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进行访问学者研究,2017被聘为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兼任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药学会第八、九届药剂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南药学》编委、《中国药剂学杂》志编委 、《中草药》青年编委。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五四奖章等十余项奖励,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8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5项,出版论著14部,其中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3部。

杨立滨,博士(博士后),齐齐哈尔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黑龙江省“头雁”团队骨干成员,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黑龙江省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入选者。杨立滨教授目前担任黑龙江省分析测试学会理事,《Chinese Chemical Letters》(SCI期刊)青年编委,《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期刊)特邀青年编委。目前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光谱学及药物生物传感领域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被SCI期刊他引1300余篇次;出版著作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蔡德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科学研究院纳米药物制剂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药剂学、中药药剂学研究工作20余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研究经验。近5年来公开发表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共1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级科研项目6项,现在研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课题4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靶向递送与协同治疗,药剂学新技术与新剂型。

王丽艳,工学博士,三级教授;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带头人、齐齐哈尔大学化学工艺学科带头人、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黑龙江省化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化工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鹤城高层次人才C类;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近5年主持省级及厅级科研项目5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7篇,其中SCI和EI 9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省级教研项目3项。

李军,男,1973年5月,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日本新潟大学博士。

在职期间,主持完成黑龙江省人社厅优秀留学归国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归国人员重点项目,齐齐哈尔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和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业务专项项目多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横向课题;参与黑龙江省工业大麻加工技术创新,黑龙江省工业大麻及制品监督检验中心及国家市场监管中心(工业大麻)等省部级实验平台的建设和筹备工作。发表的第一作者和非第一作者论文50多篇,参与出版教材2部;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和参与编写工业大麻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8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和天然有机物的衍生化及药理活性研究等。

王文豹,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化学》《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4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药学理论知识,对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评价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2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2项。主要研究方向:天然药物(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结构修饰

张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哈尔滨医科大学星联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心血管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委会主任委员,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创新药物研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中国毒理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等。申报发明专利12项(授权4项),主编及参编教材7部。

刘吉成,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齐齐哈尔医学科学院院长,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药理学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天然药物抗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及多个省的科技评审专家。研究方向:靶向肿瘤与炎症小分子化合物活性及机制;药食同源类特色北药功能食品研发。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等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多篇,主编参编教材著作20多部,获各级科技成果奖30多项,获国家专利20多项。长期从事肿瘤分子药理学研究,基于多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理论,以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系统的功能蛋白为靶标,构建靶向肿瘤与炎症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与结构改造平台,发现狼毒二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和抗炎活性及分子机制,揭示以松香烷型二萜为母核的化合物构效关系,并确定活性基团及其与靶蛋白结合位点。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松香烷型二萜及其衍生物开发JAK/STAT抑制剂的潜力与可行性,为肿瘤及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可能途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