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院长赵光、党委副书记张可勇、副院长于海涛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8月30日至31日,临床教学中心在保卫处、体育馆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分别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和体育馆,为2021级康复治疗学,以及培养方案中没有心肺复苏培训计划的2023级新同学开展了徒手心肺复苏培训。临床教学中心培训团队张春庆等12人担任培训教师。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8月30日下午,本学期“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正式开班当天,医学技术学院2021级康复治疗学2个班级的83名同学走进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生命支持”实验室,在高恒宇、金响国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参加了徒手心肺复苏技术(CPR)培训活动。本次实验室开放活动将持续至本学期末,计划培训1345人。
8月31日,临床教学中心主任张春庆带领中心的12名教师,在体育馆为2023级11个专业的530余名学生开展了CPR培训。培训分上午、下午2个场次进行,在5个场地布置了24个CPR模型,20名学生为一组,每个导师负责2个模型设备的指导工作。培训中,教师们认真讲解、演示,让每名参训学生逐一在模型人上进行操作练习,并耐心地进行操作指导、纠错,帮助大家充分掌握动作要领,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培养学生敢于出手救助的技术能力和自信,让学生对社会和公众的爱凭能力作保障,凭技术强信心。
培训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掌握了CPR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后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将会积极参与到救治中,为健康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持续推进落实学院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合作“普通高校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教育课题组”工作,开学前期,课题组负责人、临床教学中心张春庆主任提前部署、逐一落实、认真推进,积极与各二级学院沟通,了解培养方案中没有CPR培训计划的在校大学生的专业、班级和学生人数,合理分组、周密安排,制定了细致的培训计划。同时,积极与武装处沟通,结合2023级学生军训开展实际,对培养方案中没有CPR培训计划的大一新同学开展培训,认真落实在本学期使我校在校大学生全部掌握CPR急救技能的目标。



学院对学生开展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培训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的校内推广和普及活动,是推动“主题教育”活动走深走实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重视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大学生中开展徒手心肺复苏教育,并逐步实现公众普及,最终目标是提升“第一目击者”的紧急处理能力,有效提高社会公众互救能力,鼓励作为“第一目击者”的路人向伤病员伸出援助之手,使心脏骤停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施救,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减轻社会及家庭因“急”症带来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保障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在高校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教育,或将成为稳步快速提升公众普及徒手心肺复苏的最优教育培训模式。
(撰稿:临床教学中心冯海英 责编:郑洁 审核:张春庆 郝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