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办学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师生科学研究、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结合疫情防控要求,药学院开启“药学专硕教学科研交流活动月(线上)”专题活动,近期邀请沈阳药科大学宋少江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陈永正、黑龙江中医药科学院王伟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李广哲等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会人员
1. 药学院全体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
2. 其它学院、部处(中心)、附属医院感兴趣的教师或学生。
二、讲座方式
腾讯会议网络平台。
三、活动安排
时间 | 主讲人 | 所属院校 | 讲座题目 | 会议 ID |
11月27日9:00 | 宋少江 | 沈阳药科大学 | 精准导向分离技术在几种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 924655598 |
11月28日14:00 | 陈永正 | 遵义医科大学 | 高效生物催化剂的发现及其在手性药物中的合成应用 | 136337120 |
11月29日15:30 | 王伟明 | 黑龙江中医药 科学院 |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益生元 研究进展及产品开发 | 878337335 |
11月30日13:00 | 李广哲 | 大连理工大学 | 肿瘤靶向性二氢卟吩类声敏剂的研究 | 345160968 |
四、有关要求
请参会人员提前10分钟进入直播平台,专家讲座期间请保持静音模式。
特此通知,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药学院
2022年11月24日
专家简介
宋少江,男,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副校长。世界中联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辽宁省药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天然药物中抗肿瘤有效成分发现、结构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从天然药物中分离、鉴定四千余种活性化合物,包括一千余种新化合物,为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奠定了化学基础,参与多项新药研发,获得三项临床批件。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6项、各类省部级课题及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4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NPR,OL, JNP,OCF, JOC, JBC,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等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2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11部,获批授权专利26项。
陈永正,男,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教育部药学专业认证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药学专业分委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学教育 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酶学专业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化学会西部有机化学论坛委员会委员。担任期刊 Green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和 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 青年编委,北图核心期刊《合成化学》和《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编委。主要围绕绿色制药的基础与应用开展研究工作,现受邀为 ACS Catalysis 等 20 余种 SCI 期刊杂志评议人。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Catalysis和Organic Letters 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实 现国家重大需求产品维生素B5的绿色生物制造等科技成果转化3项。以第一副主编连续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编写国家规划教材《生物制药工 艺学》,参编英文科研专著2部。2017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获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年获贵州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王伟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卫生部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加工功能室主任、黑龙江省头雁团队带头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王伟明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药新产品研发工作,形成了中药新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保健品、药食同源食品研发技术体系,研制出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芩百清肺浓缩丸、芪风固表颗粒等中药新药以及药食同源发酵产品30余种。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省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发明类)3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进步类)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李广哲,药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药学系教授,药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兼副系主任。围绕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新药物和新方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HIF-1 抑制剂、热休克蛋白HSP90、HSP60 抑制剂等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用于光动力、声动力治疗的光敏剂、声敏剂的设计与开发;BNCT 治疗中含硼药物的设计与开发。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5项、横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4项。现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淋巴细胞肿瘤及头颈部肿瘤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药学会理事。主持或参与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获2019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赛特等奖、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本科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