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的袭来,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面对十分严峻的疫情防控工作,护理学院每一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在紧锣密鼓的展开各项防控工作,为学生们健康安全和网课学习保驾护航,为学校的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每个人家里都成了临时办公室,随处都是办公桌,她们手机24小时不离手,电脑开机几天不关机,有时候甚至连一口热乎乎的饭菜都吃不上。她们“键对键”与学生“心连心”,密切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获悉身心健康状况。以多种形式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点对点”给予支持帮助,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防护意识和必胜信心。
在这个团队中,无论是书记、副书记还是辅导员、班主任都全身心投入到了抗疫工作中。党总支书记厉红,多次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强调工作重点,维护安全稳定,为打赢疫情把握方向。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付桂华,既是一名指挥员,又是一名战斗员,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多重身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把控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严肃的要求,反复的强调,经验的分享,考虑周全又入情入理的解忧答疑让学生和家长牵神不安的心情平复。网络听课,心理疏导,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稳定学生思想……做到统筹协调,未雨绸缪,让大家的心里有底。辅导办主任孙荣利负责每天的健康信息统计和上报工作,推送学生就业信息,上情下达一丝不苟,平台听课认真负责。作为辅导员兼组织员肖琼和辅导员吴禹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上课动态,是共青团员和学生党员的管理者和学生网络学习监督的主力军。通过家长微信群,发放学生每周课表,温馨叮嘱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疫情防护和网课学习,形成家校互动,为联合抗击疫情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进行专业学习保驾护航。抗疫期间吴禹指导的学生会、团总支、易班工作站积极制作抗疫微视频,为宣传防疫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辅导员们身先士卒,班主任更是守土有责。教学科研科科长唐美玲在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兼职班主任工作,虽然身怀有孕工作却当仁不让,为停课不停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魏洪娟、桂园园、张艳三位肩负着教师和班主任双重角色,不仅要完成网络授课、课程前期平台建设、丰富完善教学资源、授课前后的学习布置和作业反馈等常规教学工作,还要思考怎么能在这种“键对键”的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
护理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团队是清一色的女将,她们都是为人母,或即将为人母,年轻的妈妈们一面是幼小孩子或孕期反应,一面是数百名屏幕对面的学生,但疫情当前她们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同学们。疫情之初,面对大量的信息统计,每个人都展开了各种亲情攻势,个人-寝室-班级-年级-全院,电话、视频、定位,展开拉网式家庭信息统计调查工作,确保掌握每一位学生疫情期间安全健康和身处地域等情况。
3月初,网络平台教学的模式开启了新学期的大门。停课不停学,虽然学生不在校园,但辅导员忙碌的身影依然呈现在眼前,她们不分日夜在线陪伴学生一起上网课,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上课情况,并在每晚学院教学例会中及时反馈当天的上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授课老师的眼睛和耳朵和从学生的视角为网课授课付出了辛苦的汗水。
师者仁心,香远益清。从疫情发生以来,她们常说的话就是:“同学们,不要忘记健康日报”,“起床了,上课不要迟到”,“有不开心的事可以和我说说”,“怎么起晚了?是不是最近不舒服?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心理有压力吗?”......贴心问候,春风化雨,沁入每个学生心田。
3月25日,我们终于迎来了历史性时刻,湖北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武汉也将从4月8日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疫情终会过去,全国人民共克时艰,特别是我们的医护人员无畏奉献,两个多月的日夜坚守,为守护人民健康甚至是牺牲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同学们也听从号召“宅”在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做到“不聚集,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困难是暂时的,让我们齐医的师生携手并进,育好人、讲好课、学好习,练本领,为祖国医学发展培育合格人才。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让我们共同迎接春暖花开,共聚齐医美丽校园时刻的到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