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我们寒假原有的计划。遵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部署,本着“病毒无情,教师有爱”的工作态度,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针对性和实战性的网络平台培训,并不断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精心筹备,开启了我们的线上教学之旅。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迄今为止,这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已经顺利开展三周了,不仅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在线开放平台异步教学与QQ直播授课相结合
经过为期一年的精心建设,在国内多位精神病学教育专家的鼎力支持下,我校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精神病学》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顺利上线,正是这一前瞻性的教学探索,为本次线上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前期基础。本次教学活动以异步教学与QQ群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种结合方式一方面通过慕课资源满足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案例讨论和QQ群直播课上的案例分析和总结,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首先我们建立了一个能快速沟通交流的QQ群平台,对本门课程的授课形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学习通平台的使用为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培训。《精神病学》在线开放课程是根据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中精神病学内容的大纲和本科精神病学教学大纲,由赵旭东教授、张聪沛教授等一批在国内精神医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为核心组成的教学团队,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精神病学》(第8版)教材录制的。课程内容丰富、讲解生动、穿插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章节测试题等资源,能完全满足本科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通”平台,学生可以同时查看我们发布的课程通知、考核方案、电子版教材、课程PPT、授课教案等教学资料和详细的线上异步教学实施方案等。

课前准备
课中:按照教学安排,首先组织学生在“学习通”上观看本章节的教学视频,然后请同学们来到QQ直播课堂,为其梳理本章节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并就各个知识点进行讨论、答疑和随机提问。这一过程既能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又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将不易理解且容易混淆的精神症状“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强迫思维与强制性思维”、“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放在一起进行深入剖析和区分,同时进行案例分享和讨论、做专项练习,更好地把“症状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融合。学生在课上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名师授课

知识点梳理和巩固
课后:通过“学习通”平台及时查看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通过QQ群与学生随时沟通和答疑,进行及时反馈,布置相关作业,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情统计
二、用知识抚慰心灵,让专业更有温度
疫情不仅损害人的身体,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作为精神病学的授课教师,我们在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每一位学生的背后都牵系着一个家庭,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平安都是一个家庭的希冀,每一个小家的安康就是平安华夏、健康中国的坚固基石。在每一节直播课上,我们都会利用5分钟时间传授疫情防治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带领学生进行正念减压练习,尽全力消除学生因疫情产生的恐慌和焦虑等情绪,增强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正念减压练习包括正念呼吸、正念洗手、正念身体扫描、正念行走等。疫情风暴下,正念减压练习简单易操作,易融入线上教学。如此既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和实践心理治疗、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平复情绪,安顿身心。同时让学生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去影响和帮助身边人,树立起医者仁心仁术的专业理念。

心灵抚慰
三、专业课内容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在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发布讨论题目时,有意识地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对精神疾病负担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同时,就课程学习内容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希望学生能结合此次疫情防控,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因素思考精神障碍的病因。大家对此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从病毒检测、一线医护人员的医疗物资紧缺,到武汉封城、网络监管,再到心理危机干预,学生们纷纷就自己看到的疫情中的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现象对各种精神障碍的病因进行了综合思考。

专业课内容融合思政教育
直播课上,我们还将授课内容与“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结合讨论,让学生了解被传染的不仅是病毒,还有恐慌。疫情当下,精神医学专业医生纷纷驰援湖北,全国各大城市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安抚每一颗受伤的心灵,让希望重新启航。通过上述实时素材的融入,激发学生对医学和未来职业的热爱,引导学生践行“大学至善、大医精诚”的为医之道。

立德树人教育
综上,我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异步教学与QQ群同步直播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心灵抚慰相结合、专业课内容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精神病学》的在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在这个特殊的“讲台”上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为战胜疫情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