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广角

【战“疫”有我系列(二)】梅凌寒,香飘溢 人文护理学教研室开启云端战“疫”课

时间:2020-03-20编发部门:护理学院稿件提供:护理学院浏览:26设置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同学们早上好!上课要求:不能穿睡衣上课;端坐;做好课堂笔记!”。这是杨立群教授课前给学生发布的一条通知。杨立群教授以身示范,像平常在学校教室上课一样,早起、洗漱、着正装,提前坐在电脑前调试着直播平台。58岁的她,和年轻人一样,学习做好学生的线上“主播”。《护理心理学》网络课堂上,她依旧激情澎湃,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在线学习,这是特殊时期同学们爱国的表现,渗透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课间为学生播放音乐舒缓身心,帮助学生进行正念放松训练,渗透“生命教育”。积极挖掘疫情防控育人元素,引用感人事迹、生动故事,激发学生爱国、爱专业的热情。夕阳余晖尚满天,我们感受到了老教师线上浓浓的“园丁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老教师如此坚守在线战“疫”课堂,年轻教师亦是如此。李强教授悉心指导学生进入《护理教育学》同步SPOC平台完成学习任务,并随时答疑解惑,有时晚上11点多还在为学生解答学习问题;自称电脑IT技术是短板的许伟岚副教授最后也能够在直播课堂上应对自如;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李丽娜老师,自己还在与家人隔离,却说正好有时间好好和同学们试课;教研室副主任张海丽老师置顶了5门课程的QQ群,以便做到及时关注信息,为教研室每门课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今天我们的样子,就是明天你们的样子。学生们在屏幕端发来的“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老师收到!老师再见!......”,老师坚信,明日的你们,定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和使命。
    梅花身处逆境,不畏风霜严寒,依然保持坚韧、高雅、倔强不屈的品格。这似乎素来就是护理人的固有属性,一线的护士,屏幕两端的护理师生,你、我、我们,正在一起抒写“疫”中有情,“疫”中有义的故事。

(人文护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张海丽供稿)



1 杨立群教授讲授《护理心理学》的台前幕后

2 通过“语音+文字”,学生与许伟岚副教授相约在《专业英语》

3 李强教授创建《护理教育学》同步SPOC,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答疑

4 人文护理学教研室的教师先当起了学生,共同学习探讨新的教学模式

5 人文护理学教研室及时巡查课堂,做到“学委+任课教师+辅导员”的无障碍沟通

图6 教研室及时收集学生反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