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两周,精神卫生学院28门课程顺利“搬”到“云”课堂,全面展开了新学期线上教学工作。
一、高度重视,准备充分
全体教师对此次在线教学工作高度重视,为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运行,授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1.开展培训,提升能力
利用假期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平台培训,使老师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使用,具备了开展网络授课的能力。教师学习热情很高,快速熟悉了各平台内容和使用方法,做好了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
2.确定平台,制定预案
通过对多家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老师们结合自身课程特点,选用了适宜的网络教学平台作为首选平台。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共享资源,积极“备战”
老师门积极准备适合在线教学形式的教学资料,并及时上传教学资源,如课程视频、电子版教材、教学PPT、测验习题等,同时根据教务处要求设计网络教学工作教案和课程考核方案,保证了教学工作质量和教学过程的规范。
二、保障运行,多措并举
1.转变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们在课程内容的准备上力求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对线上视频学习、作业、讨论和测试环节的时间都精准预设,及时批改、点评作业,保证整节课有序高效。同时利用平台积极推荐课程相关拓展读物,丰富课程资源,还结合当下热点和焦点问题组织同学们进行专业讨论。在保证与传统课堂教学实质等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教师们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前、课上、课后的交流,通过发布公告、布置学习任务、签到、数据监控、作业批改、发起讨论、线上测试、组织调查问卷等方式与学生积极互动。以此及时了解学生们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学习成效,有针对地调整和改进授课重点、讲授方式,实现了在线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融合与贯通。
2.教学督查,确保教学质量
为保证网络教学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在学校的领导与部署下,精神卫生学院督导组全体成员全面深入线上课堂,通过实时听课的方式对本周授课进行了教学质量监控;各教研室主任对所在教研室的全部课程统筹把控;教学院长和教务科长全程听课,达到了课程和授课教师100%全覆盖。
3.通力合作,保障教学运行
学院及时组织召开教学工作视频会议,总结教学情况;教师们纷纷分享平台使用情况、授课经验,共同进步和提高。教务科老师除参与全程听课外,随时关注网络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解答、反馈并给予解决,全面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进行。辅导员、班主任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收集学生对线上课程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反映学生内心的呼声,为线上教学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直播、录播、同步、异步……改变的是教学模式,不变的依旧干货满满的课程。教师们用行动实践着“离校不离教”的初衷。教师与同学们“云端共课堂”,多维度地互动交流,使我们的线上课程依然充实而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