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共命运,疫情让人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我们在心灵上贴得更近。从“抗疫”号角吹响的那一刻,口腔人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各级各部门的指导、领导下肩负起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网络渠道优势,全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全面排查学生情况、全面做好延期开学如期上课的各项工作。教师们在一个个岗位上充当着平凡“螺丝钉”;学子们勇当志愿者,踊跃参与家乡社区防疫、站点检查疏导、防疫知识宣传等活动。口腔人在“平凡岗位”上,奏出一曲曲不平凡的动人交响乐。
口腔教师董会的“战疫”手记
2020年新冠肺炎无情突袭,华夏大地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改往日的繁华。中华儿女竭尽所能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作为高校教师中的一员,如何守住这三尺讲台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学校第一时间下达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决定。决定的核心虽然只有几个字,但作为实际参与其中的教师来说,为圆满完成工作我们需要准备的确有很多、很多。
我们学院的书记、院长迅速召集全体教师传达学校延期开学教学会工作会议,制定工作预案、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各教研室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中来,面对全新挑战,教研室的老师们筛选适合的授课平台、熟悉网络平台操作指南、参加各平台的培训、甄选网络课程、研究课程设计、组织集体备课等等。在线教学工作启动初期,我们对成为“网红教师”茫然无措,但经过反复培训与多轮次的尝试,心情很快得到平复。
我所在的教研室成立了由主讲教师韩龙任组长、青年教师陈学林和我三人组成的口腔修复学网络教学小组。作为“双师型”教师的我们,除医疗工作以外,疫情期间的交通出行以及时间上的各种管制给我们团队研究探讨网络教学工作带来很多障碍。教学小组成员授课模式需要我们改变单人授课的思路,一人授课的课前准备很有灵活性,但要是教学小组的课前准备就需要大家聚拢到一起,但想找一个都没有值班任务又与课程不冲突的时间就没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利用休息时间打起了游击战,以示教室为根据地以单人多人碰面方式衔接课程安排,每次课程开始前都会历经多次线上演练,确保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都能按照计划在适当的时间节点向学生们展现出来。
口腔修复学课程选取了智慧树教学平台,为了克服平台应用上的技术问题,修复小组成员抓住每一次培训机会,同时积极请教平台工程师,终于口腔修复学团队在经历了一个月为大五实习学生开展线上小讲座与病例分析的头脑风暴后,正式线上授课在3月3日如期进行了。每次授课我们小组成员同时登场,韩龙老师作为主讲教师运筹帷幄掌控理论教学脉搏、陈学林老师见缝插针起点睛作用、我从中协调调度解难答疑。线上教学不但对老师是个考验,学生们对此种授课方式也需要适应,为确保全员参与,不落一人,教研科季佳与辅导员不厌其烦、再三确认,运用多种网络软件以确保每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班级群里,都能及时有效的沟通上。线上课程我们无法观察每名学生的听课表现,生怕学生无法紧跟老师讲课脉络出现“溜号”现象。每次课前我会跟小组成员捋顺课堂内容并将预习内容和思考题通过课程前置提前公布给学生,并通过平台管理功能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的给予提醒。为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及时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拖拉,韩老师利用课堂手势签到、举手互动功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每位学生每天的出勤和学习情况都能如实反馈,一目了然。在直播授课过程中,我们小组与学生将“QQ”作为应付平台卡顿的备播平台。为了能在线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韩老师多次发起问卷询问学生们最喜欢的互动方式和沟通方法,并在每次上课期间发起多次互动,不给学生“溜号”的机会,以投票和随堂小考的形式紧扣学习重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陈学林老师守住互动平台这一块,所有韩老师授课时需要提出问题并发布消息的节点,都是由陈学林老师无缝衔接准确更新发布,使得课程更加流畅,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还精心准备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与课程相关临床病例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分享给同学们。每次网络理论课的当晚19:00-20:00,我和陈学林都协助韩老师在智慧树或腾讯QQ群直播进行答疑解惑,并根据学生们有兴趣的问题和病例展开大讨论,讨论由课程内外延伸到口腔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会针对疫情给大家带来的影响给予心理疏导。
我们的小组协作网络授课模式得到了我院领导的支持与肯定,这种方式既可以突显资深教师理论知识的功底,又能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和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的特点,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刚开始学生不适应教师不习惯,到现在小组成员可以灵活掌握并从中发现网络教学的乐趣,从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及随堂考核,到网络授课调查结果的反馈都反映出我们教学团队的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网络教学更好效果。
在抗击疫情这场特殊的人民战争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一线的医务人员,口腔医学院的每位教师付出了些许辛苦,但是我们并不觉得苦与累,为了患者我们义不容辞、为了学生我们心甘情愿。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参与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这场行动中,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创新,在奉献中收获,与学生们共同期待春暖花开、期待回归校园的那一天。

教学小组集体线上授课

教学督导进行课程反馈

随堂测试

手势签到

课程答疑与病例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