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要求,推进学院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9月 21日,学院举办了2018年第二期辅导员工作坊。各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学生工作部、附属医院学生科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工作坊主讲人是2017年上半年到大连海事大学交流访学归来的刘兴来老师。他结合自己外出学习的所见、所思、所得,作了《如何成为一名曲建武式辅导员》主题报告,围绕什么是曲建武式的辅导员,为什么要做一名曲建武式的辅导员,如何做一名曲建武式的辅导员等三个方面,同大家认真分享了半年来在外学习的感悟与认识。他提出,辅导员和思政工作者真正的工作落脚点,也正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关键点,即抓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尤其是要利用好学校在建的易班平台,透过易班这个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网上、手机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此次工作坊还邀请逄立红、王坤、孙荣利、刘兴来四位副处级辅导员,同与会辅导员一起,就开展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干部管理、校园贷、危机干预和学业困难等四个方面现实工作案例,完成了4轮“头脑风暴”。分组讨论现场互动频繁,4位辅导员代表从问题性质、解决思路、启示思考等多角度出发解析,直击问题核心,每组陈述意见后,指导老师均就案例分享要素、问题侧重点及忽视遗漏的环节等方面给予了指导。
学生工作部部长宋耀新作活动总结,指出,学院定期开展辅导员工作坊等活动,旨在构建学习、交流、实践和研究四大机制,积极探索辅导员渐进式成长规律,助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步入正轨。本场主讲嘉宾由校外专家转变成校内辅导员,既是对学院辅导员的一种展示,更是一种锻炼。辅导员们热烈参与案例互动,在互动中碰撞出了共识,实现了学院举办工作坊的“交流、共享”目的。他强调,一场工作坊所带来的收获是有限的,他希望在这种长期的工作机制下,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给每一位辅导员都带来身心和工作上的成长。
(学生工作部2018年9月25日供稿)

副处级辅导员组织分组讨论

工作坊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