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快,又是一年一度的新生报到日,学院各社团自发组织的大批志愿者纷纷奔赴各自工作地点开展迎新工作。在车站、在学校门口、在大医广场、在宿舍里,到处都有学长学姐的守候陪伴。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志愿者”行动不功利化,是“志愿者”队伍赖以发展的根本。他们以“无私、无偿、利他、奉献”等精神为根本,默默地为他人服务着。
我们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正是以此为自己的服务宗旨,活跃在校园各处,用自己真诚的笑脸,热情的服务,温暖着每一个步入齐医校园的大一学子的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安抚他们紧张不安的心。仿佛是一场兜兜转转的轮回,曾经他们也是这样被帮助引导着走进齐医的怀抱,闪着好奇的目光来回打量着这座医学殿堂。身处陌生的城市,偌大的校园,空中翻飞的旗子以及这里永远不带尘埃的天空无一不是原景重现。所以看到一群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儿,他们想到的是当年的自己,他们想尽自己所有的能力让学弟学妹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帮助他们带走心头的焦虑和茫然。
处处活跃着的迎新志愿者们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有统一的着装,但有不一样的辛苦,一样的是他们收获了同样的开心。比起新生旅途的劳累,志愿者的工作也毫不轻松,看到新生因升入大学而开心,志愿者们比新生还高兴。在忙碌的迎新工作现场,学院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出了“用心服务”的深刻内涵。
驻守在学院公寓楼的志愿者们团结一心、并肩战斗,配合公寓值班人员一遍又一遍地解答新生及家长的疑问,细心地为新生提供住宿登记、物品领取、引导入住等一站式服务。活动在流动站点的志愿者们则使用自行车三轮车,还有的仅靠个人力量,奔波往返在校园内,为新生运送行李。
参与过程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接受采访的社团联合会主席笑着说因为沟通问题,一位母亲听到孩子住在梅园,以为“没园”可住,竟然失声喊出并异常焦急,直到志愿者解释完弄清楚才长出一口气。这是工作中的小插曲,却让志愿者明白,尽管工作忙碌但绝不能出错,做好有效沟通很重要。
一位广播电台的志愿者回忆说,当初她独自一人到齐医报到时,是一位学长迎接她的,从帮忙搬行李到教她充饭卡等,学长的耐心和亲切缓解了她初到陌生校园的紧张和茫然,她也因此决定加入志愿者队伍。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在齐医校园相互传递,才让无私互助的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志愿者说,自己很普通,只是成百上千个志愿者中的一个,比自己辛苦热心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这句话所体现的,不正是一个真正无私的志愿者所应具备的思想觉悟吗?他们普通,但却不平凡,因为他们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战斗在为他人服务的第一线。我们相信,这一束无私奉献之火将在齐医校园永久流传,生生不息。
(撰稿:大学生记者 李羚仪)



紧张忙碌的志愿者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