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点击

【援疆笔记】(六)“早交班”初有成效

时间:2015-05-08编发部门:稿件提供:病理学院浏览:478设置

编者按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口援疆工作部署,3月14日,学院病理学院及附属第一、第二、第三医院遴选出的首批援疆专家启程,奔赴新疆阿勒泰地区,从事长期医疗援助工作及医务管理、病理科室建设等短期带教帮扶工作。病理学院的李春燕副主任医师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学院本部首次派出的援疆专家,李春燕副主任医师带着齐医师生的嘱托和党组织的殷切期望,来到了福海县人民医院。她不畏条件艰苦,不惧工作繁累,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工作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文字表现了她援疆的决心和毅力,体现了她对新疆人民的热爱,也展示了“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齐医精神和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希望大家在品读这些文字的同时,更好地感受与学习她历艰克难、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她博爱苍生,无私奉献的境界。

(六)“早交班”初有成效

终于迎来了艳阳天!早上一上班到各屋转一下,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幸福,虽然四个房间面积都不大,但规范整齐、流程合理,技术员也乐于每天早早地来了以后就打扫,然后等着迎来我们三个人的“早交班”。

虽然人少,但我也提了这个建议,交班不是因为有多少业务量,因为自我来以后对这个医院的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年患者住院数、年手术例数进行的综合分析来看,三年内外科手术例数仅占患者住院数的22~26%,病理标本的量也不大,但医院160张床,床位使用率在92%左右,这种基层的医院想要有一定的发展,稳固学科建设,加强多学科联合会诊平台,拓展区域性服务很是必要。病理作为基础学科不单纯是“大病理”的概念,要真正体现“桥梁”作用就需要把学科建设做牢固,所以每天早上我们都拿出一个固定时间“以病理来分析,用病例来讨论,拿变化判断预后,用特点来总结结果”。

刚开始没有思路,但让我很欣慰的是这里的韩英是个非常愿意学习又肯努力的人,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但思想上的积极向上,行动上的踏实让我们的“早交班”逐渐有了起色,以至于技术员也参与进来,对于技术操作上也提出一些问题来,我又让技术员和中心“远程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大家也相互成为了“未曾谋面的朋友”!看到自己能够将“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落实在行动上,看到大家每天都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中,我可以很自豪也无比庄严地向组织汇报:将在外,重任在肩;忠于职,不辱使命!

李春燕副主任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