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赠送我院图书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04-2012)36册,《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分析报告》(2004、2007、2010)12册,这两套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人群死因信息是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群的死亡原因构成、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现阶段尚未开展全人群死因登记与报告,通过建立和完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死因监测系统来推断全国人群死亡状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全国疾病监测系统(DSPs)由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1个监测点组成,总监测人口7700多万,主要收集死亡个案和人口信息。该系统每年出版一册年度分析报告。《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简要介绍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工作的历史和目前工作情况及流程,给出了死亡和人口资料的汇总方法、基本结果和统计表格。本书为读者了解我国人群的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顺位,以及死亡变化趋势和规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为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是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的领导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管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的监测工作。自从2004年起,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每三年开展一次现场调查,收集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信息,并定期发布报告。监测的目的是掌握我国城乡、东中西部地区、不同人群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订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为评价国家卫生及相关政策和慢性病防控项目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图书馆2014年4月9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