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者、普及者,也是同学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在班级同学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全院各班级心理委员的管理,提升心理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11月27日至12月9日,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在各院系的积极配合下,围绕心理委员的沟通能力、工作的态度与热情、网络资源的利用等情况,对全院201名心理委员进行了集中考核,有174名同学顺利通过了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将不再担任心理委员。
考核是加强心理委员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本次考核分为新生心理委员基本能力考察和大二、大三在校心理委员年度考核,对大二、大三心理委员的考核由面谈和年度工作报告两部分组成。今后,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将利用中心网站的心理委员管理系统和短信群发系统,加强与心理委员的沟通和联系,形成班级心理健康状况周报和月报制度,逐步建立起动态、沟通顺畅、干预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体制。
心理委员通常由学校中品学兼优、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乐观积极的学生担任。他们肩负着开展并带动其他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向班主任、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反映;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辅导等责任。
(学工部2010年12月13日供稿)
考核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