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共命运,疫情让人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我们在心灵上贴得更近。从“抗疫”号角吹响的那一刻,口腔人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各级各部门的指导、领导下肩负起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网络渠道优势,全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全面排查学生情况、全面做好延期开学如期上课的各项工作。教师们在一个个岗位上充当着平凡“螺丝钉”;学子们勇当志愿者,踊跃参与家乡社区防疫、站点检查疏导、防疫知识宣传等活动。口腔人在“平凡岗位”上,奏出一曲曲不平凡的动人交响乐。
搭建在线教学师生空中的桥梁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血与泪的开端,神州大地上新冠肺炎不断蔓延,全国上下团结一致,誓与病毒抗击到底!作为口腔医学院教学团队中的一员,身上的担子加重了!在面对“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一新的挑战时,作为教研科长,要打起12分精神当好在线教学工作的传递员、做好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成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从1月末接到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示和命令开始,紧跟学校教学工作的步伐,积极配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口院大部分主讲教师年龄偏大,对网络教学一知半解,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作为教研科长发挥信息传导作用、做好线上教学开课准备、协助领导做好线上教学组织与管理、为教师提供服务和帮助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日整理大量的教学信息并及时传递给师生;重新调整课表;主动参与培训、尝试体验各线上授课平台;协调解决教师在平台使用中遇到的困难;协助每门课程建立课程平台及备用平台;组织教师们扮演学生模拟线上教学,通过互换角色获得“真情实感”督促课程改进,确保课程一旦上线便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
在一边做好教师开课前网络授课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着手与学生沟通做好上课准备;与网络平台沟通,确保教师和学生通过注册进入相关平台的各个课程群;与辅导员、学委沟通组建课程班级保证学生全部加入,反复核实学生人数,不能让一个学生在网课中掉队;并在开课前针对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要想在前做在前,发放电子版教材、发放授课教师的联络信息、网络平台的使用注册、课程班级的加入等及时协调解决、让学生安心上好网络课程;组织每门课程反复进行主讲平台和备选平台网络模拟授课的测试;逐一督促、审查和检验课程资源上传情况等等。一切准备就绪静等3月2日的开课铃声,一切貌似风平浪静但实则内心依然是“考前”紧张的坐立不安。3月2日开课当天,我早早的等待在网络课堂上,内心想象着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随着8点准时听到授课教师清晰的声音“同学们大家早上好!老师的声音清晰吗?学生们一个个回复清晰、清晰、清晰…” ,我急切的心跳似乎平稳了些。当上午11:40分授课教师说“今天课程结束,晚上8点在QQ群课堂开始答疑”,我这颗悬着的心才落下,才发现自己原来忘记了吃早饭。这堂课我虽然不是授课教师,但为线上课程的顺利开篇兴奋高兴。网络教学伊始按照口院计划我每天下午组织总结分享视频会议,将督导专家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主讲教师分享自己授课的亲身感受,教师们共同探讨调整授课不足之处及使用网络平台的经验,确保网络教学质量不缩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师生们都在为线上教学默默的提供服务与帮助,授课提醒、督导提醒、回收督导评分表、全程网络课程听课意见和建议、学生调查问卷的发放统计等工作。这段时间我院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太多的人为此挑战了太多的不可能,它的背后有教学平台的大力支持、有老师们的辛勤努力、有学生的热情参与,所有这些无处不饱含着我们团队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
通过一个月的线上教学,口院的教师们已经完全适应了每日线上“主播”、线下为患者诊疗、零散时间为学生答疑的工作节奏,被学生戏称为口腔全能的“UP主”。口院的教师们已经喜欢上了线上教学,一位教师说“谁发明的在线教学,太好了,太适合我了”。
身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起初面对线上教学未知的挑战内心有些不适应,每天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对师生做多方面沟通让我变动有些焦头烂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的适应了这种沟通模式。自从网络授课以来我不满7岁的儿子时常萌萌的说“妈妈我也要上大学课、大学课就是这样的啊”;我丈夫说“这手机换的真及时,否则那么多的教学软件恐怕很难运行”,我很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要继续对工作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尽我们最大的能力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服务和帮助,与一线教师同呼吸、共命运,期盼着春暖花开,聚首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