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医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学能力,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学院拟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
二、大赛目标
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竞赛为抓手,体系化,常态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四新”建设,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培训竞赛一体化平台、展示交流平台、改革示范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三、参赛对象及组别设置
(一)参赛对象
落实教育部“完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要求,面向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在职教师(含研究生导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已获得前三届大赛省级奖励的主讲教师不能再次参赛。
(二)组别设置
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等领域和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设3个大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9个小组:
第一组为新工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二组为新医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三组为新文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四组为基础课程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五组为课程思政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参赛组别由教师按照课程自行选择,其中基础课程可为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等相关课程的教师,鼓励临床教师、实验教学教师积极报名参赛。
四、比赛内容及上报材料
(一)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部分,评分标准参见《大赛评分标准》(附件1)。
1.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占总成绩40%)
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20分钟的完整教学实录(最后参加省赛需提供30分钟教学实录)。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占总成绩20%)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
3.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占总成绩40%)
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现场向评委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材料,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二)上报材料
1.申报书(附件2)。
2.教学创新成果相关材料:
(1)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2)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支撑材料(附件3)。
3.课堂教学相关材料:
(1)课堂教学演示视频(30分钟)。
(2)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
(3)课堂教学内容对应的教案。
(4)课堂教学内容对应的课件。
五、赛制及时间安排
大赛分教学单位选拔赛、学院初审、现场评审,最终择优推荐优秀教师及团队参加全省比赛。
1. 教学单位选拔赛
(1)选拔赛参与教师应不低于本部门专任教师数的20%,推荐教师总数应不低于部门专任教师数的10%,其中正高组人数不少于推荐人数的1/3。
(2)各教学单位选拔赛应按照要求,包括课堂教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三个环节。
(3)各教学单位通过选拔赛形式遴选确定推荐选手,在6月11日17:00前将推荐参赛教师相关材料(大赛申报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纸介版7份、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学创新成果支撑材料、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纸介版1份、课堂教学演示视频及所有上报材料的电子版)报送至教务科,邮箱:qyjwk@qmu.edu.cn。
(4)各教学单位请于6月14日前上报选拔赛工作总结(包括但不限于竞赛基本情况、规模与特点、教师覆盖率、问题与建议等内容),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纸介版1份报送至教务科。
2.学院初审
大赛评委会根据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评审成绩由高到低排名,择优进入现场评审。
3.现场评审
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5分钟的提问交流。现场评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
(一)个人(团队)奖。按大组设特等奖,按小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
(二)优秀组织奖。对大赛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大赛成绩突出、影响效果明显的组织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七、相关要求
请各部门认真准备选拔赛,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学院大赛,并按时上交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吴丹,联系电话:2663921
特此通知。
教务处
202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