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教务处

齐医在线教学简报(第2期)

时间:2022-11-21编发部门:稿件提供:齐齐哈尔医学院浏览:423设置

案例1

云锻炼、强体魄、悦身心

《健康生活每一天》在线教学,共赴云端的体育教学实践课堂

案例介绍

课程名称:《健康生活每一天》——从零开始学习跑步

主讲教师:赵宁 (球类教研室)

授课对象:2022级儿科1-2、全科1-3、实验1-2、心理、社工

基本情况:本课程属于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教授内容为《从零开始学习跑步》每周2学时,主要以QQ群+腾讯会议对学生开展在线教育。课前发送教学资源,课中多元形式的互动,保证了本节课的课堂效率,总体来看,从投票环节,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到学生在本次教学中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良好。

停课不停练”,在线教学是体育实践课的延展与补充,是现阶段智慧创新课堂的表现形式。对于教师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探索教学新模式、提升在线教学能力的契机。按照学校的总体安排,疫情期间全面开启在线教学,体育教研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周密部署线上教学方案,重启大规模在线教学模式,有力保障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实现了教学内容中多学科融合,促进了教学互动的多元形式,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从”教学相长“进阶成”彼此成就“ 。线上课堂实现了体育教学环节中智慧的引领,让学生重塑对体育课的刻板印象。在球类教研室、综合教研室和冰雪教研室多措并举创新线上教学手段,提升线上课堂效率,夯实线上教学质量,师生成长”持续在线“,线上教育”全面开花“

一、课程特征分析

《健康生活每一天》是体育教研部应对学校安排,设定的线上教学内容,该系列课程具体有:跑、跳、投课程内容,其中包含了:体育与健康、运动生理学身体素质、运动营养学等等,如图1所示。为了克服困难,体育教研部落实了“备----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保线上体育教学质量。

1 教材展示

二、学情分析

2022级儿科、实验、全科、心理、社工专业,目前是大一的学生,大一时期是培养学生掌握一样或者多样运动技能的关键时期。他们热情好动,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对运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不同的运动方式充满了好奇。大一时期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是速度、灵敏、柔韧、力量、耐力等素质,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适当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会使学生的心脏的容积和心脏的功能得到显著的发展。

三、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

1.课前预习:通过QQ群,上传电子版教材,布置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图2),对学生的问题通过QQ等方式进行解答,提升线上授课效果。开课当天,利用QQ群提醒学生上课时间,确保全员准时进入课堂。

2 下发教学资源

2.线上授课:教师与学生互动多种多样

1)为弥补距离造成的隔阂,赵宁老师通过线上游戏(打地鼠游戏),师生进行互动,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在课堂上。(图3


3 互动游戏“打地鼠”

2针对教学内容“苏炳添的成长之路”,通过介绍苏炳添用10年的时间将成绩提高了0.2秒的艰辛路程,为了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0.2秒的分毫之差,让学生用手机里的秒表用最快速度去按开始和结束的按钮,记录下最快的时间,不仅实现了教学互动,也让学生明白了苏炳添为了这0.2秒的得时间坚持了10年。苏炳添用了10年实现了梦想,书写了中国田径中的新的历史。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建立起榜样的力量,从中获取学习的动力和正确的核心主义价值观。

4 学生展示

3)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两次投票来检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以及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互动消息达100余次,群投票2次,学生参与度达100%,无一人缺课。此外,群投票功能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在线学习动态,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未参与答题学生的情况,督促学生尽快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中。教师用知识之光为学生焦躁的心灵注入了静气,让课堂教学既有温度又有厚度。

4)本节课的事件环节是“合理运用腹式呼吸”,方法是:①躺在床上用鼻子吸气、呼气;②静态站立时用鼻子吸气、呼气;③慢走时用鼻子吸气、呼气。(注意:感受吸气时腹腔鼓起,呼出时腹腔变憋)图5所示。

5 学生反馈

3.教学反馈:线上教学结束后,利用10分钟听取学生的课堂反馈,学生参与度较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教学中的视频在哪里能看,PPT能否上传,能否以文档的形式布置作业等等。新颖的教学方式和精彩的教学环节,学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让学生能学有所获。

6 教学反馈

四、情感共鸣与立德树人

   “中国飞人”----苏炳添。

中国田径曾经有一个梦,那就是在百米赛场上,中国选手能占有一席之地。苏炳添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百米赛场“飞人”大战中一飞冲天,成功圆梦。

9秒区,代表百米世界顶级水平,曾是亚洲人禁区,1932年,第一位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运动员,参加的也是男子田径一百米,他叫刘长春,最终以111的成绩被淘汰出局。直到83年后的2015年,亚洲人才跨进9秒区,这个亚洲人就是苏炳添。这样的突破,源自于他2012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中,苏炳添以32岁的年龄跑出983的成绩获小组第一,震惊世界,这个成绩比他2018991的亚洲纪录快了0.06秒,百米飞人世界排名高居第8位,苏炳添做到了,他超越了年龄,超越了伤病,超越体能的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亚洲之光。

在奥运百米决赛中,9秒区代表世界顶尖水平,曾是亚洲人的禁区,但秉心自超越的苏炳添打破了这个定局,重新定义了极限、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中国飞人”“亚洲之光”。可见天下之事,奋然为之,亦未必难。同学们,我们唯有蹲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翻山越海、永攀人生高峰。


案例2

《大学英语3(医学英语)》线上授课典型案例

一、线上授课,思政教育不掉线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高级英语教研室本学期承担2021级过四级学生大学英语3医学英语的授课任务任课教师为田志伟及聂莹

医学英语课程由于单词多为医学术语,内容枯燥晦涩,导致学生望而生畏。在融入思政内容后,学习内容与健康生活,时事新闻,民族文化相结合,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最近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两会”可以翻译为“two sessions或者直接翻译成汉语拼音“Lianghui”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继续了解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的英译如唐诗宋词太极豆腐等等在英语中都可以直接用汉语拼音进行表达甚至“白酒”可以翻译成Chinese“Baijiu”。文化负载词的拼音直译说明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在世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应当为祖国30年变化感到骄傲,作为医学生更应肩负起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使命。


二、线上授课师生交流不掉线

除大学英语3医学英语课程外本教研室还有燕頔刘丽陈辛欣三位老师承担大学英语3的教学任务在线教学中刘丽老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及教学手段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最大程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成为学习的中心

在具体的授课中,以该教师讲授一节线上四级汉英翻译课为例,该教师利用腾讯会议在线文档,设置所有成员可共同编辑,教师帮助分析某一句汉语的结构后,给时间让学生们在该文档上进行翻译练习,然后教师利用腾讯会议的批注功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集体批改和反馈,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他们的译文,指出好的地方进行表扬,改正错误的地方。这样,所有学生都能看到并参与到翻译实践中,大大增加了大家网课的课堂参与度。

以上为高级英语教研室在本轮线上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虽然疫情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做到线上和线下教学同质同效把疫情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 新闻网

  • 网络电视

  • 微信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