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在学生中开展职业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暑期期间,基础医学院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0余个班级团支部服务队以“青春映沃土,献礼十八大”为主题,走出校门,走向基层,开展义务诊疗、支教、医药知识宣传、国家政策及社会热点宣讲等活动。
深入社区,职业体验
基础医学院选派40余名优秀大学生骨干在五官医院、红宝石社区、幸福社区工作站等地担任助理,协助社区进行文档资料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等工作。在职业体验期间,大学生们还为社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进行学习和心理辅导,并开展义务接诊800余人次,印发医疗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完成调查问卷200余份。
走进农村,宣传知识
8月24日,由30余人组成的基础医学院“三下乡”服务队走进了“东北洋葱第一村”——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大八旗村。在大八旗村团支部书记吴洪洲的带领下,服务队参观了该村的洋葱种植基地及采砂场。同时,“三下乡”服务队向村民宣传了科学饮食、常见病防治和急救常识等知识。
创先争优,为民服务
基础医学院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200余名学生党员充分利用家乡实践资源,深入基层,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家乡医疗、文化建设,并通过社会调研,宣传大医文化及齐医精神,让更多人了解齐齐哈尔医学院。有的学生主动联系周边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导诊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的学生深入敬老院,陪孤寡老人聊天,帮老人整理内务。同时,学生们向村民开展了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活动,把文化知识带入农村,增强了农民的疾病预防意识。
丰富多彩的暑期实践生活,让基础医学院的大学生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他们纷纷表示,日后将继续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奉献社会。
(基础医学院2012年9月12日供稿)
学生到“东北洋葱第一村”参观
学生深入社区医院进行职业体验
